慈的成语(共35个)
假慈悲
成语解释:慈悲:慈善,怜悯。
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成语出处:毛泽东《论鲁迅》:“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
慈孙孝子
成语解释:慈、孝:孝敬奉养。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慈明无双
成语解释: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母慈子孝
成语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成语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慈故能勇
成语解释:富有慈善心肠的人,就有勇气。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爱老慈幼
成语解释:慈:慈爱。
爱护老人与儿童。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慈眉善眼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同“慈眉善目”。
成语出处:沈从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还有戴小圆帽的中国尼姑,脸冻得红红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篮子和小罐子,出卖庵堂中的产品,蜂蜜和鸡蛋,酸辣子与豆腐乳。”
罚薄不慈
成语解释:薄:轻;慈:仁慈。
刑罚轻并不算仁慈。指刑罚轻重宽严要根据实情决定,不能一概从轻从宽。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厉戾,称俗而行也。
戒舟慈棹
成语解释:戒:佛教中的戒律;慈:慈悲;棹:船桨。
指佛教中的戒律和慈善就象航船一样摆渡众生。成语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道释经》:若乘戒舟,鼓以慈棹,而不能横截风涛,达登彼岸者,无此理也。
敬老慈少
成语解释:见“敬老慈幼”。
成语出处:宋・陈亮《蔡元德墓碣铭》:“敬老慈少,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赖以省。”
敬老慈稚
成语解释:敬:尊敬;慈:怜爱;稚:幼小。
尊敬老人,爱护儿童。成语出处:宋・陈亮《祭妻弟何少嘉文》:“尚贤睦族,以任门户,敬老慈稚,爱及行路。”
敬老慈穉
成语解释:见“敬老慈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