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噬的成语

噬的成语(共20个)

  • 鲸吞虎

    jīng tūn hǔ shì

    成语解释: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

  • 鲸吞蛇

    jīng tūn shé shì

    成语解释: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成语出处:清・鲁一同《秦论》:“秦人一出其师以挠山东,诸侯莫能支,鲸吞蛇噬,不及百年,天下席卷而入于秦矣。”

  • 狼吞虎

    láng tūn hǔ shì

    成语解释: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 鹦鹉

    māo shì yīng wǔ

    成语解释:比喻排挤好人。

    成语出处:宋・岳珂《桯史・鹦鹉谕》:“至今蜀人谈谑,以排根善类者为‘猫噬鹦鹉’。”

  • 鹰扬虎

    yīng yáng hǔ shì

    成语解释: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散散、王士宏等,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

  • 择肥而

    zé féi ér shì

    成语解释:择:挑选;噬:咬。
    比喻选择富裕的人进行敲诈勒索。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上头限了首县三天限,首县限了差役一天半限。这些差役个个摩拳擦掌,择肥而噬。到得次日一早,果然捉了七八个人来。”

  • 脐何及

    shì qí hé jí

    成语解释:噬脐:用嘴咬肚脐。
    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

  • 脐莫及

    shì qí mò jí

    成语解释:噬脐:用嘴咬肚脐。
    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成语出处:唐・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 脐无及

    shì qí wú jí

    成语解释:亦作“噬脐莫及”。自咬腹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

    成语出处:唐・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 鸷击狼

    zhì jī láng shì

    成语解释:谓凶狠地残害人。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王鉷传》:“林甫方兴大狱,撼东宫,诛不附己者,以鉷险刻,可动以利,故倚之,使鸷击狼噬。”

  • 兽困则

    shòu kùn zé shì

    成语解释: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成语出处:元《宋史・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 不见齿

    shì bù jiàn chǐ

    成语解释:噬:咬;齿:牙齿。
    凶猛的野兽咬人时不露牙齿。比喻害人者阴险狠毒狡猾,不露凶相。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夫飞鸟之挚也俯其首,猛兽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

  • 跖犬

    zhí quǎn shì yáo

    成语解释:《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原指人臣各为其主。后用以比喻嫉妒贤才。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 狼餐虎

    láng cān hǔ shì

    成语解释: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

  • 吮痈

    shǔn yōng shì zhì

    成语解释:吮:用嘴吸;痈:毒疮;噬:咬。
    指用口舌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成语出处:《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他们把那瓣香祖传来的奴颜婢膝的面孔,吮痈噬痔的长技,向来在本国有权力的人里头用熟的,近来都用在外国人身上了。”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