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的成语(共78个)
槁木寒灰
成语解释:寒灰:燃烧后的冷灰。
参见[槁木死灰]。寒灰更燃
成语解释:寒灰:冷却了的灰烬;燃:烧。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于仲文传》:“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燃,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
寒灰复燃
成语解释:源见“死灰复燃”。比喻重获生机。金 元好问《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化为灰烬
成语解释:变成一堆灰土。多指被彻底烧光。
灰烟瘴气
成语解释:喻污浊。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近处买不到一种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时也觉得枯寂一些,但也看不见灰烟瘴气的《现代评论》。”
灰容土貌
成语解释: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成语出处:元・钟嗣成《一枝花・自序丑斋》:“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
灰心短气
成语解释:见“灰心丧气”。
成语出处:寄生《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是诚中国前途之隐忧,而足使倡言革命者灰心短气者也。”
灰身灭智
成语解释: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成语出处: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灰身泯智
成语解释:见“灰身灭智”。
成语出处:明・智旭《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盘。”
灰灭无余
成语解释:灰灭:人或事物像灰烬般消灭。
比喻人或物已经不复存在。成语出处:《后汉书・陈龟传》:或举国掩户,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空城。
火烬灰冷
成语解释:火苗熄灭了,灰凉了。比喻时过境迁,或境况由兴盛转为衰落。
成语出处:五代・王裕仁《开元天宝遗事》下:此曹皆向火乞儿,一旦火烬灰冷,当冻裂肌肤矣。
死灰复燎
成语解释: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又;燎:燃烧。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成语出处:清・豚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
心若寒灰
成语解释: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唐・刘禹锡《上杜司徒启》:失意多病,衰不待年,心如寒灰,头有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