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灰的成语

灰的成语(共78个)

  • 万念俱

    wàn niàn jù huī

    成语解释: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万念:一切念头;俱:全;都;灰:灰心;失望。

    成语出处: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第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 意冷

    xīn huī yì lěng

    成语解释: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 朽木死

    xiǔ mù sǐ huī

    成语解释: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成语出处:元・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嘘,安能到此。”

  • 百念皆

    bǎi niàn jiē huī

    成语解释: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成语出处:清・魏子安《花月痕》第38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归见老母。”

  • 心丧意

    huī xīn sàng yì

    成语解释:犹言灰心丧气。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因方才一段话已经灰心丧意,恨娘家不给争气,又兼昨夜园中受了那一惊,也实在没精神。”

  • 枯木死

    kū mù sǐ huī

    成语解释: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
    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槁木

    sǐ huī kū mù

    成语解释:比喻枯寂而没有生机。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 心若死

    xīn ruò sǐ huī

    成语解释: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成语出处:《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 头土面

    huī tóu tǔ miàn

    成语解释: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成语出处:《碧岩录》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自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

  • 冷灶

    qīng huī lěng zào

    成语解释: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一折:“空滴滴,清灰冷灶谁曾惯,黑漫漫苦海无边岸。”

  • 冷火

    qīng huī lěng huǒ

    成语解释:见“清灰冷灶”。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5回:“及至到了家,清灰冷火的锁着门。”

  • 火尽

    huǒ jìn huī lěng

    成语解释:比喻权势消失。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日火尽灰冷,暖气何在?当冻尸裂体、弃骨沟睿中,祸不远矣。”

  • 草蛇线

    cǎo shé huī xiàn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成语出处:《花月痕》第五回回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 面如死

    miàn rú sǐ huī

    成语解释:死灰:冷却的灰烬。
    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 复燃

    sǐ huī fù rán

    成语解释: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成语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