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弃的成语

弃的成语(共142个)

  • 末反本

    qì mò fǎn běn

    成语解释:亦作“弃末返本”。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东都赋》:“抑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盛务,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

  • 笔从戎

    qì bǐ cóng róng

    成语解释: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成语出处: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

  • 逆归顺

    qì nì guī shùn

    成语解释:谓脱离叛军而归顺朝廷。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自然相率弃逆归顺。”

  • 易求难

    qì yì qiú nán

    成语解释: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

  • 末返本

    qì mò fǎn běn

    成语解释:见“弃末反本”。

    成语出处:《晋书・食货志》:“使四海之内,弃末而返本,竞农务功。”

  • 恶从德

    qì è cóng dé

    成语解释:弃;抛开。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成语出处:唐・韩愈《刘统军碑》:“弃恶从德,乃与蔡通涂其榛棘。”

  • 旧换新

    qì jiù huàn xīn

    成语解释:弃:抛开。
    抛弃旧的,换取新的。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 重取轻

    qì zhòng qǔ qīng

    成语解释:弃:抛开。
    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 俗出家

    qì sú chū jiā

    成语解释:弃:放弃;俗:尘俗。
    放弃世俗出家为僧尼。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今有这个表弟姓鲁,是关西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 如敝屣

    qì rú bì xǐ

    成语解释:敝:破烂的。
    屣:鞋。
    像扔破鞋一样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亦作“弃若敝屣”、“去如敝屣”、“如弃敝屣”。

    成语出处:林语堂《谈中西文化》:“所以他们看得出中国诗文的好处,而我们反自己看不见弃如敝屣了。”

  • 如弁髦

    qì rú biàn máo

    成语解释:弁:古代的帽子;髦:儿童的垂发。
    比喻毫不可惜地丢弃无用之物。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服饰》:“弃如弁髦,《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 文就武

    qì wén jiù wǔ

    成语解释: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 本逐末

    qì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弃:舍弃;逐:追求。
    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 绝圣

    jué shèng qì zhī

    成语解释:绝:断绝;圣:智慧;弃:舍去,抛开;知:通“智”,智慧。
    指摒弃聪明智巧,回归天真纯朴。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 道任术

    qì dào rèn shù

    成语解释:《史记·商君列传》:“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后因以“弃道任术”谓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