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成语(共106个)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成语解释:鸳鸯:鸟名,比喻夫妻。 
 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唤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文无加点- 成语解释:见“文不加点”。 -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祢衡》:“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 文无点易- 成语解释:点:涂改;易:改动。 
 形容作文一气呵成,不加改动。- 成语出处:《南史・谢脁传》:“时荆州信去倚待,脁执笔便成,文无点易。” 
- 点头会意- 成语解释:①形容机灵乖觉。②表示允可、赞许。 -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七二回:“柴进唤燕青,附耳低言:‘你与我如此如此。’燕青是个点头会意的人,不必细问,火急下楼。” 
- 点水不漏-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 成语出处:《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 凝脂点漆- 成语解释:形容人皮肤白,眼睛明亮。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 朱衣点额- 成语解释:朱:红色。 
 指科举中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8卷:“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 
- 点石为金- 成语解释:同“点铁成金”。 - 成语出处:《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四愿得吕纯阳祖师点石为金这个手指头。” 
- 点头道是- 成语解释:道:说;是:对。 
 表示赞同。-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到资斧困竭……不觉点头道是。” 
- 扇风点火- 成语解释:谓进行鼓动或煽动。 - 成语出处:康濯《东方红》第13章:“‘不过我觉着你们的积极性还不够高……气魄也不够大!’县长又半真半假地扇风点火。” 
- 龙门点额- 成语解释: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 裁红点翠- 成语解释:①采摘花卉。②比喻选择华丽的辞藻。 -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 点手划脚-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 成语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只见知观指点扛棺的,正在那里点手划脚时节,公人就一把擒住了。” 
- 点指画字- 成语解释: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 成语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指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 点纸画字- 成语解释:指在契约或供词上捺指模和签押。 - 成语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纸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