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成语(共106个)
- 装点门面- 成语解释:装点:装饰;门面:指外观。 
 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 
- 点石成金- 成语解释: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 
- 点金成铁- 成语解释: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 -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真觉大师灵照》:“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师曰:‘还知齐云点金成铁吗?’曰:‘点金成铁,未之前闻。至理一言,敢希垂示!’ 
- 装点一新- 成语解释:装点:装饰点缀。 
 经过一番装饰,面貌焕然一新。- 成语出处: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二卷:“凡诸苑亭榭花木,装点一新。” 
- 齐烟九点- 成语解释: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成语出处: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正点背画- 成语解释:元代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点点,书尾画钩,然后让供状人在书背画押。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有关人看过在背面签字画押。 -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扬州奴你近前来,这纸上你与我正点背画个字者,扬州奴云:‘你着我正点背画,我又无罪过。’” 
- 一班半点- 成语解释: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望远行》词:“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二出:“近日来与小生有一班半点之事,争奈撇不下此妇人。” 
- 应名点卯- 成语解释:谓形式上查点人役。形容照例行事。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尤氏虽天天过来,也不过应名点卯,不肯乱作威福。” 
- 点龙睛- 成语解释:同“点睛”。李光《河山四律》之二:“囊本无金收骏骨,橐犹有笔点龙睛。 
 ”。
- 不加点- 成语解释:源见“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唐 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沈碑。 
 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 石点头- 成语解释:晋.佚名《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被摈(音bìn,排斥)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 
 ”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虎丘千人座旁有点头石”。
 按《十道四番志》云:生公讲经于此,无信之者,乃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为点头。
 讲经说道能使石头理解开化,虽然事属虚妄,但其中却包含一定的思想意义。后常用“顽石点头”说明讲道论理,说服力强,感染力大。 《续传灯录.圆玑禅师》:“直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算来多虚不如少实。
 ”。
- 一枝草一点露- 成语解释:形容失意潦倒的人,总有出现一线生机的时候,就好比一枝草,总会沾上一滴晶莹的露水一样。是用来勉励别人或自我安慰的话。一枝草,总会沾上一滴晶莹的露水。比喻失意的人,总有出现一线生机的时候。 
- 万绿丛中一点红- 成语解释:大片绿叶丛中有一朵红花非常醒目。比喻在众多事物中突出最精采的一点,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石榴》诗: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