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的成语(共84个)
有始无终
成语解释: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
原始要终
成语解释: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报本反始
成语解释: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
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全始全终
成语解释:全:完备,齐全;终:结束。
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而今更有一段话,又只因一句戏言,致得两边错认,得了一个老婆。全始全终,比前话更为完美。”
有始有卒
成语解释:谓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
自始自终
成语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始料所及
成语解释:料:料想,估计;及:达到。
指当场已料到。成语出处:《中国的西北角・成兰纪行一》:“人事的变化,往往非始料所及。”
请自隗始
成语解释:自:从;隗:郭隗自称。
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谨终如始
成语解释: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成语出处:宋・楼钥《签书枢密院致仕赠资政殿学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与天通,动有阴相,谨终如始,视险若夷。”
慎终于始
成语解释:谓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成语出处:《尚书・太甲下》:“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
开山始祖
成语解释:见“开山祖师”。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你好大胆!没规矩,没王法的!犯了这制造局的开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讳!”
与民更始
成语解释: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开端。指除旧布新。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先自隗始
成语解释: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
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贯彻始终
成语解释:贯彻:彻底实现或体现。
指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4回:“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尤能贯彻始终。”
见始知终
成语解释: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成语出处: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