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的成语(共50个)
二竖作恶
成语解释:竖:小子;二竖:指病魔。
比喻疾病缠身。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刀笔贾竖
成语解释:刀笔:古人在竹简上写字,错了用刀削去重写;贾竖:相当于“小子”。
是对刀笔吏的蔑称。成语出处:《明史・汤开远传》:吏部惟杂职多弊,臣乡吴羽文竭力釐惕,致刀笔贾竖哄然而起,羽文略不为挠。
凶竖得志
成语解释:竖:童仆;凶竖:凶恶的小人。
凶恶的小人得行其志。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武传》:“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
抡眉竖目
成语解释:抡:用力挥动。
形容强硬的神情。毛发森竖
成语解释:竖:直立。
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成语出处: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毛发尽竖
成语解释:竖:直立。
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1回:“黑蛮龙听了,不觉腮边火冒,毛发尽竖。”
毛发为竖
成语解释:汗毛、头发都竖起来。形容愤怒的样子。也形容非常害怕、紧张。
成语出处:宋・方岳《三虎行》诗: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客子岂知行路难!
胆寒发竖
成语解释:形容恐怖之极。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二竖为烈
成语解释:竖:小子;二竖:指病魔;烈:暴。
比喻疾病缠身。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骨寒毛竖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害怕。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谓骨寒毛竖也。”
寒毛卓竖
成语解释: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横针竖线
成语解释:指缝纫之事。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说来不怕你大家笑话,我活了十九岁,不知横针竖线,你就叫我钉个纽襻子,我不知从那头儿钉起。”
撅竖小人
成语解释:撅竖:卑鄙,恶劣。
对卑劣小人的蔑称。成语出处:《魏书・崔诰传》:撅竖小人,无大经略,正可残暴,终为人所灭耳。
立眉竖眼
成语解释: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成语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1章:“警备队员们被他立眉竖眼地一吆唤,都像夹尾巴狗似的溜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