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的成语(共124个)
- 抱残守缺- 成语解释:残:残缺;不完整。 
 缺:残破。
 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成语出处:东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 残花败柳- 成语解释:败:衰败。 
 残:凋残。
 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 骨肉相残- 成语解释:比喻自相残杀。 - 成语出处:《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 风烛残年- 成语解释:风烛:风中的烛火。 
 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 自相残杀- 成语解释: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 成语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 残膏剩馥- 成语解释: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 
 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杜甫传赞》:“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 老弱残兵- 成语解释: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 残杯冷炙- 成语解释:残:剩余;杯:指酒;炙:烤肉。 
 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 败柳残花- 成语解释:败:衰败。 
 残:凋残。
 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性儿温存……休猜做败柳残花。” 
- 风卷残雪- 成语解释:卷:收。 
 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都一阵风卷残雪,吃了个精光,就忘了教平安儿吃。” 
- 残羹冷炙- 成语解释:残:剩余的;羹:有浓汁的食品;炙:烤熟的肉。 
 喝剩下的酒食。可泛指吃剩下的饭菜。旧时引申为权贵们的施舍。有时亦比喻饮食节俭;生活清苦。也作“残杯冷炙”、“羹残炙冷”。-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乒乒乓乓,把吃剩的残羹冷炙,翻的到处都是。” 
- 残山剩水- 成语解释: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 剩水残山- 成语解释: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 成语出处: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 残喘待终- 成语解释:残喘:仅存的一点喘息;终:死亡。 
 指生命将尽,仅存一点喘息。-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宗舍人谢赠物丧》:天德弥厚,残喘待终。 
- 残编断简- 成语解释: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论删去正义中讥纬札子》:“残编断简,出于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