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的成语(共124个)
- 断编残简- 成语解释: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读书呈几复》:“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 断简残编- 成语解释: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 
 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尤指古代的书籍。- 成语出处:宋・陆游《对酒》诗:“断简残编不策勋,东皋犹得肆微勤。” 
- 残章断简- 成语解释: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编,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简,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同“断编残简”。 - 成语出处:宋・陆游《会稽志序》:“秦汉晋唐以降金石刻,歌诗赋咏,残章断简,靡有遗者。” 
- 残民害物- 成语解释:残:伤害。 
 摧残百姓,损害财物。-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 花残月缺- 成语解释: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斟,莫待他花残月缺。” 
- 残渣余孽- 成语解释:残渣:剩余的渣滓;孽:妖孽;指坏人。 
 残存的坏人和恶势力。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剩下来的坏人。- 成语出处:《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 西风残照- 成语解释: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 成语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残茶剩饭- 成语解释: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如今天色晚了也,有甚么残茶剩饭,与俺两个孩子些吃。” 
- 残兵败将- 成语解释: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 
 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 败将残兵- 成语解释: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开诏救忠》楔子:“你虽然杀了我一阵,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则剩下这一枝败将残兵。” 
- 残军败将- 成语解释:战败后残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开昭救忠》第二折:“看了我这些残军败将,你都杀了,倒也是个干净。” 
- 自相残害- 成语解释:残:伤害。 
 自己人互相杀害。- 成语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 苟延残喘- 成语解释: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 
 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 
- 风卷残云- 成语解释: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成语出处:唐・戎昱《霁雪》:“风卷残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 胜残去杀- 成语解释: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