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厉的成语

厉的成语(共93个)

  • 悬为

    xuán wéi lì jìn

    成语解释:悬:公开揭示;厉禁:严厉禁止。
    公开严厉地加以禁止。

    成语出处:清・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本朝自康熙以来,因为明朝的东林党及几社、复社都是士大夫的不安分,所以悬为厉禁。”

  • 廉隅

    dǐ lì lián yú

    成语解释: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

  • 精求治

    lì jīng tú zhì

    成语解释: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
    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悼。”

  • 精更始

    lì jīng gēng shǐ

    成语解释:厉:振作,奋勉;更始:除旧布新。
    振奋精神,进行革新。

    成语出处:《汉书・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

  • 铺张扬

    pū zhāng yáng lì

    成语解释: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成语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 以须

    mó lì yǐ xū

    成语解释:亦作“磨砺以须”。谓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3回:“檄文到日,磨厉以须,车马临时,市肆勿变。”

  • 敦世

    dūn shì lì sú

    成语解释: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成语出处:宋・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 之志

    dǎo lì zhī zhì

    成语解释:蹈厉:踏地猛烈。
    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成语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 选士

    xuǎn shì lì bīng

    成语解释:士:军士;厉:磨;兵:武器。
    挑选士兵,磨利武器。指做好战前准备。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秋纪》:“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 变贪

    biǎn tān lì bó

    成语解释: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 即温听

    jí wēn tīng lì

    成语解释:《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 救时

    jiù shí lì sú

    成语解释: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 磨砥刻

    mó dǐ kè lì

    成语解释: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成斋记》:“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久而后有得焉。”

  • 声张势

    shēng zhāng shì lì

    成语解释:张:伸张,扩张;厉:猛烈。
    指声势烜赫。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是时何坤柄国,声张势厉,家奴称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

  • 渊涌风

    yuān yǒng fēng lì

    成语解释:如水之涌,如风之疾。比喻谈吐滔滔不绝。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机变清锐,巧言绮粲,揽引譬喻,渊涌风厉。然而口之所谈,身不能行。”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