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的成语(共62个)
汗牛塞屋
成语解释:汉牛:使牛出汗。
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成语出处: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浃背汗流
成语解释:同“汗流浃背”,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
成语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
捏一把汗
成语解释: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4回:“范訇等在关上,看见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成语解释:丹心:赤红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历史书册。
留取这颗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成语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马之劳
成语解释: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汗洽股栗
成语解释:汗流浃背,两腿颤抖。形容害怕、恐惧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陆游《跋韩立道所藏兰亭序》:“虽单于不觉自失,况余子有不汗洽股栗者?”
汗马勋劳
成语解释:汗马:战马奔驰出汗。
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成语出处:清・吴梅《凤洞山》:“和衷共济祈公等戮力同心敌北兵,方能够汗马勋劳报圣明。”
汗马之绩
成语解释:见“汗马之劳”。
赧颜汗下
成语解释:赧:因羞愧而脸红。
颜:面容。
形容羞愧到极点。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公子誉之过情,令人赧颜汗下。”
提剑汗马
成语解释: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
手提宝剑,身跨战马。比喻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成语出处:《周书・宇文贵传》:“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汗青头白
成语解释:谓书成人老。语出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
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成语出处:语出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黑汁白汗
成语解释:形容辛勤劳动的汗水。
成语出处:李凖《不能走那条路》:“他又想起在朱家扛活时,掌柜们在大麦天,看着别人黑汁白汗干活,王老三也是摇着扇子站在一边看。”
袂云汗雨
成语解释:形容行人之多。
成语出处:春秋・齐 晏婴《晏子春秋・杂下九》:“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纶言如汗
成语解释:指皇帝的话,一说出来就像汗流出后不能收回。
成语出处:《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
汗颜无地
成语解释:汗颜:脸上出汗;常用以表示羞愧。
无地:没有容身之地。
形容羞愧到了极点;以至感到无地自容。成语出处:唐・韩愈《朝归》诗:“服章岂不好,不与德相对,顾影听其声,赪颜汁渐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