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的成语(共40个)
- 廉而不刿- 成语解释:廉:廉洁;刿:割伤,刺伤。 
 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聘义》:“廉而不刿,义也。” 
- 砥厉廉隅- 成语解释: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 -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 
- 廉远堂高- 成语解释: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严不可企及。旧比喻帝王尊严。 -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 公正廉明- 成语解释: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 成语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爱才如命。” 
- 廉明公正- 成语解释: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 
 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成语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 清正廉洁- 成语解释: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 成语出处: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 顽廉懦立- 成语解释: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俊杰廉悍- 成语解释:俊秀出众,廉洁不贪,精明强悍。 -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 鲜廉寡耻- 成语解释: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 - 成语出处: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朝廷不复敦尚名节,故士大夫鲜廉寡耻,不知君臣之义。” 
- 物美价廉- 成语解释:廉:便宜。 
 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 俭可以助廉- 成语解释:俭:节省,俭约;廉:廉洁。 
 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成语出处:元《宋史・范纯仁传》:“亲族有请教者,纯仁曰:‘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 廉顽立懦- 成语解释:谓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伤廉愆义- 成语解释:伤廉:损害廉洁;愆:丧失。 
 指某种行为损害廉洁,丧失道义。-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晋・陆机《文赋》: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 小廉大法- 成语解释: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 廉静寡欲- 成语解释:廉:品行端正;静:脾气平和;寡欲:欲望很少。 
 指人的品德高尚,性格平和,没有什么奢望。- 成语出处:《明史・诸王列传》:性廉静寡欲,淑人熊氏早卒,不再娶,独处斋阁者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