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的成语(共119个)
三折肱,为良医
成语解释:几次断臂,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良工不示人以朴
成语解释:朴:没有细加工的木材。
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比喻有贤德的人一定要把人培养成材或所做的事一定要完美。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良田不如心田好
成语解释:比喻财产多不如心地善良好。
良马见鞭影而行
成语解释:比喻有才智的人能闻风而动,自觉行事。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外道已去,阿难问佛云:‘外道以何所证,而言得入?’佛云:‘如世间良马见鞭影而行。’
三折肱而成良医
成语解释:〔一部〕三,三ㄙㄢ 折ㄓㄜˊ 肱ㄍㄨㄥ 而ㄦˊ 成ㄔㄥˊ 良ㄌㄧㄤˊ 医ㄧ
【释义】有多次折断手臂的经验,可以成为良医。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手臂。
【用法】常用以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成语出处: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温良俭让
成语解释: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
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素丝良马
成语解释: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
成语出处:《诗经・鄘风・干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郑玄笺:“素丝者以为缕,以缝纰旌旗之旒縿。”朱熹集传:“言卫大夫乘此车马,建此旌旄,以见贤者。”
一人元良
成语解释:元良:天子。
指天子一人。成语出处:《尚书・大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良弓无改
成语解释:指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学记》:“良弓无改,必学为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