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实的成语

实的成语(共205个)

  • 就虚

    bì shí jiù xū

    成语解释: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
    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原作“避实击虚”。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 胜于雄辩

    shì shí shèng yú xióng biàn

    成语解释: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成语出处:鲁迅《热风>题记》:“现在拟态的制服早已破碎,显出自身的本相来了,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 口惠而不至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成语解释:惠:给人以好处;至:到。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 盛名之下,其难副

    shèng míng zhī xià , qí shí nán fù

    成语解释:盛:大;副:相称,符合。
    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成语出处:《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春华秋

    chūn huá qiū shí

    成语解释:华:古同“花”。
    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 无妄

    zhēn shí wú wàng

    成语解释:妄:荒诞、荒谬。
    形容真实可靠,绝不荒谬。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 秀而不

    xiù ér bù shí

    成语解释: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
    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华而不

    huá ér bù shí

    成语解释: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
    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 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成语解释: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
    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言过其

    yán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
    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 徵名责

    zhēng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徵:考察;责:求。
    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以求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陈书・宣帝纪》:方欲杖兹舟楫,委成股肱,徵名责实,取宁多士。

  • 循名督

    xún míng dū shí

    成语解释:循:依照;督:督责。
    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实。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譬诸木犬,犹彼泥龙,循名督实,事归乌有。”

  • 飞声腾

    fēi shēng téng shí

    成语解释:飞:飞扬;腾:上升。
    指名声和实际都好。

    成语出处:《周书・邵惠公颢等传论》:“其茂亲则有鲁卫、梁楚,其疏属则有凡蒋、荆燕,咸能飞声腾实,不泯于百代之后。”

  • 英声茂

    yīng shēng mào shí

    成语解释:指美名和盛业。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于宣敏传》:“盛业洪基,同天地之长久;英声茂实,齐日月之照临。”

  • 击虚

    bì shí jī xū

    成语解释:虚:空虚。
    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