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成语(共79个)
雕梁画栋
成语解释:梁:房梁;古代考究的房梁常雕刻有花纹图案;栋:支柱。
指房屋有十分华丽的彩绘装饰。形容房屋富丽堂皇。成语出处: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
抽梁换柱
成语解释:比喻暗中捣鬼;以假代真。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我不会说笑话,只好行个抽梁换柱小令。”
小丑跳梁
成语解释: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属常有之事。”
上梁不正
成语解释: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干坏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没有三两三,怎敢上梁山
成语解释:“三两三”是“胆子”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没有一点胆子, 那敢挺而走险, 上梁山聚众造反。梁山:在山东省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本名良山,梁孝王曾游猎于此,故称为梁山,相传为水浒英雄聚义处。
成语出处:语义出自《水浒传》。“三两三”,出自《史记・卷一百零五・扁鹊仓公列传》:“脾重二斤三两, 扁广三寸, 长五寸, 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 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魂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闲,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十四两 .........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成语解释:余音:音乐的余味;绝:断。
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蠹啄剖梁柱
成语解释: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成语解释:蠹:蛀虫;剖:破开;虻:蚊虫。
蛀虫能毁坏梁柱,蚊虻可以赶走牛羊。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没屋架梁
成语解释:比喻无中生有。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更有一等狠心肠的人,偏要从家门首打墙脚起:诈害亲戚,侵占乡里,受投献,窝盗贼,无风起浪,没屋架梁。”
一枕黄梁
成语解释: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宋・李曾伯《送乔宾王》:“一枕黄梁,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濠梁观鱼
成语解释:濠:水名;梁:桥梁。
在濠水的桥梁上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架海金梁
成语解释:梁:桥梁。
架在海上的金桥。比喻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
国家栋梁
成语解释: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
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真乃国家栋梁。”
竖起脊梁
成语解释:比喻振作精神。
成语出处:宋・陈亮《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伯恭钦夫敏妙固未易及,然正大之体,挺特之气,竖起脊梁,当时轻重有无,独于门下归心而已。”
戳脊梁骨
成语解释:在背后指责议论。
成语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被人们当面无数次地训斥批判,也被人们背后无数次地戳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