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成语(共61个)
大权旁落
成语解释: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成语出处:明・章懋《辞升尚书疏》:“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
触类旁通
成语解释: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
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耳旁风
成语解释: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成语解释: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
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元澹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谓疑而不申列?”
旁若无人
成语解释:旁:旁边;若;好像。
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旁门左道
成语解释:左:不正;门:派别;道:路。
喻指思想体系。泛指不正派不正经的东西。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旁门,不分披毛带角的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左道旁门
成语解释:非正统的学术或宗教派别术。比喻不正派的东西、途径。左、旁:邪;不正;道、门:学术、宗教的体系或派别。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傍门。”
旁观者清
成语解释:在旁边看的人比当事人清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袖手旁观
成语解释: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成语出处: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缩手旁观
成语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念奴娇・双陆和坐客韵》:“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缩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
旁征博引
成语解释: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
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成语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责无旁贷
成语解释: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旁敲侧击
成语解释:侧:旁边;击:敲打。
在旁边敲打。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当耳旁风
成语解释: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语出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
旁搜博采
成语解释:广泛搜集采取。
成语出处:明・李贽《续焚书・序汇・史阁叙述》:“君知其难,则自能旁搜博采,若我太祖高皇帝然,唯务得人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