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成语(共61个)
牛首阿旁
成语解释:佛教称地狱中长着牛头的鬼卒。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梦》:“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道旁苦李
成语解释: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旁搜远绍
成语解释: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上雨旁风
成语解释: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
成语出处:唐・韩愈《面海神庙碑》:“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旁观袖手
成语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成语出处:宋・陆游《福州清仁王坚老疏》:“勇退激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旁午构扇
成语解释:旁午:交错,纷繁;扇:通“煽”;构扇:连接,煽动。
形容相互构陷、煽惑。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以此大罪之外,诋诃万端,旁午构扇,便为敌仇。
旁午走急
成语解释:旁午:交错,纷繁。
纵横交错,往来奔赴。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匈奴》:旁午走急,数十万之众,积于北方,天下安得食而馈之。
旁行斜上
成语解释:原指《史记》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
成语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卷轶不广,条目悉具,编年纪月以经之,旁行斜上以纬之。”
旁引曲证
成语解释: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成语出处:元・黄溍《日损斋笔记・杂辩》:“大抵《庄子》多寓言,如必欲旁引曲证,以实其说,所谓子州支父、石户之农者,又为谁乎?”
旁收博采
成语解释:广泛收集采纳。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怗毕》:“裴松之之注《三国》也,刘孝标之注《世说》也,偏记杂谈,旁收博采。”
旁推侧引
成语解释:从侧面启发引导。
成语出处:梁斌《红旗谱》:“我旁推侧引地转着问了半天,他只说些革命的道理,不说出他们的根柢在什么地方。”
旁摇阴煽
成语解释:到处暗中煽动。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河道潘印川论河道就功书》:“追忆庀事之初,言者蜂起,妒功幸败者旁摇阴煽,盖不啻筑室道谋而已。”
旁门小道
成语解释:犹旁门左道。
成语出处:宋・姚宽《西溪丛语》上卷:“苏溪作歌之意,正谓旁门小道,似是而非者。”
旁门邪道
成语解释:见“旁门左道”。
成语出处: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鱼饵・论坛・阵地>》:“他就是想靠旁门邪道一举‘成名’。”
旁通曲畅
成语解释:亦作“旁通曲鬯”。普遍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