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的成语(共204个)
宝珠市饼
成语解释:拿珍珠换饼。比喻杜绝贪心。
成语出处:唐・皇甫瑞《原化记・贺知章》:“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老叟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
以珠弹雀
成语解释: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连珠炮
成语解释: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不吝珠玉
成语解释:吝:舍不得。
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恰好听得树上黄莺巧啭,就对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探玄珠
成语解释:探:摸取;玄珠:黑珍珠。
比喻不懂装懂,一知半解。成语出处:《叔苴子・外编》:“昔人闻赤水中有玄珠也,相与沐而探之。”
探骊得珠
成语解释:骊:古指黑龙。
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成语出处:清・陈其元《庸闲窄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探骊获珠
成语解释:骊:黑龙。
《庄子·列御寇》记载: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潜入深水,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
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成语出处:《古今诗话・探骊获珠》:“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
剖蚌得珠
成语解释:见“剖蚌求珠”。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第四卷:“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
剖蚌求珠
成语解释: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升山采珠
成语解释: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珠履三千
成语解释: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
形容贵宾众多。成语出处: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日角珠庭
成语解释: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随侯之珠
成语解释:比喻珍贵的物品。
成语出处:《文士传》:“随侯之珠,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
隋侯之珠
成语解释:隋:古国名。
比喻珍贵的物品。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抱玉握珠
成语解释: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成语出处:语出三国・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