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珠的成语

珠的成语(共204个)

  • 弹雀

    suí zhū tán què

    成语解释:隋珠: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
    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泪偷弹

    zhū lèi tōu tán

    成语解释: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 璧交辉

    zhū bì jiāo huī

    成语解释: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

    成语出处:蔡寅《游上野博览会》诗:“珠璧交辉近日边,上清高会敞琼筵。”

  • 绿坠楼

    lǜ zhū zhuì lóu

    成语解释:绿珠:古代人名,歌女。
    歌女绿珠跳楼自杀保节。

    成语出处: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 咳唾成

    ké tuò chéng zhū

    成语解释: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
    “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 口吐

    kǒu tǔ zhū jī

    成语解释: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
    形容说话有文采。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 生蚌

    míng zhū shēng bèng

    成语解释:比喻出色的父亲生出出色的儿子。

    成语出处:《三辅决录》:“昨日仲将来,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

  • 于泽,谁能不含

    tǔ zhū yú zé , shuí néng bù hán

    成语解释:含:衔在嘴里。
    明珠出于水泽,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比喻君权旁落,则人人都要谋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峬传》:“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谕君之权柄外假,则毕竟取以为己利,犹出于泽中,谁能不含。”

  • 和氏之璧,隋侯之

    hé shì zhī bì , suí hóu zhī zhū

    成语解释: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
    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和氏之璧,夜光之

    hé shì zhī bì , yè guāng zhī zhū

    成语解释: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
    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成语出处:晋・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和氏之璧,焉得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未玩于随掌?”

  • 蚌病生

    bàng bìng shēng zhū

    成语解释: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成语出处:高燮《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嗟哉蚌病乃生珠,诗渐可读消雄图。”

  • 薏苡明

    yì yǐ míng zhū

    成语解释: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
    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 待价藏

    dài jià cáng zhū

    成语解释:待:等待;待价:等待高价出售。
    珍藏明珠,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老蚌

    lǎo bàng zhū tāi

    成语解释:指老妇人得子。

    成语出处:清・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诗为贺兼以识异》:“金环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

  • 按剑

    míng zhū àn jiàn

    成语解释:按:用手抚着。
    一方奉送夜光珠,另一方却手持宝剑。比喻由于误会以敌意回报对方。

    成语出处: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