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的成语(共21个)
- 煮豆燃萁- 成语解释: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今比喻自家人闹不团结;自相伤害。燃:烧;萁:豆秸。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焚琴煮鹤- 成语解释: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成语出处:宋・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 煮鹤焚琴- 成语解释:杀掉鹤;烧了琴。比喻糟蹋美好的东西。焚:烧。 -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 烧琴煮鹤- 成语解释: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 生米煮成熟饭-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他老人家也赖不到那里去了。” 
-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成语解释:移祸:嫁祸。 
 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摘山煮海- 成语解释:摘:开发。 
 开山炼铜,煮海取盐。- 成语出处:元《宋史・李继和传》:“以朝廷雄富,犹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缺军须。” 
- 煮粥焚须-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勣传》:“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 
- 铸山煮海- 成语解释: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 
- 一锅煮- 成语解释:比喻不分彼此,一样看待或处理。 - 成语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对具体人应作具体分析,把他们都当作叛乱分子一锅煮,可能越闹越乱。” 
- 烧桂煮玉- 成语解释: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 烹龙煮凤- 成语解释:见“烹龙炮凤”。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有《鹧鸪天》词为证: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 
- 煮弩为粮- 成语解释:弩:指弩弦,弓上的牛筋绳。 
 指城被围时,城内绝粮,用弩弦作粮食的代用品。形容绝粮时的艰难情况。-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 
- 汉人煮箦- 成语解释: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 
 箦:席子,此指竹席子。
 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