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的成语(共90个)
刻翠裁红
成语解释:喻极力修饰词藻。
成语出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毛会侯《浣雪词》,刻翠裁红,务求新颖。”
刻薄成家
成语解释:刻薄:冷酷无情。
用残忍刻薄的手段发家致富。成语出处: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刻意求工
成语解释:刻意:用尽心思;工:精致、完好。
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成语出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
刻骨相思
成语解释: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成语出处: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刻己自责
成语解释: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自我批评。
成语出处:《汉书・杜周传》附杜钦:归咎于身,刻己自责。
刻烛成诗
成语解释:刻:用硬物划;烛:蜡烛;诗:诗句。
用刀在蜡烛上刻痕,同时提笔作诗。形容才思敏捷。成语出处:《南史・王僧孺传》载: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曾夜集学士作诗,刻烛计时,作四韵诗的,刻烛一寸为标准。
刻板文章
成语解释:老是那一套,毫无变化。比喻所作所为,呆板固执,不知道变通。
成语出处:宋史艺文志:“周显德中,始有经籍刻板,学者无笔札之劳,获睹古人全书。”
刻骨之恨
成语解释:形容终生难忘的仇恨。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后纪:“如今不讳,使臣长抱刻骨之恨。”
铜壶刻漏
成语解释: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刻漏:一种古代计时器。
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指时光正在流逝。成语出处: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引商刻羽
成语解释: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成语出处: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引商刻角
成语解释:见“引商刻羽”。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引商刻角,杂以流徵。”
几尽一刻
成语解释:几乎占了一刻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