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的成语(共90个)
立时三刻
成语解释:立刻、马上。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有天听了朋友一句玩笑话,便立时三刻逼我母亲出去,一刻不能相容。”
刻意经营
成语解释:刻意:用尽心思;经营:计划管理。
指用心筹画。成语出处:清・王晫《今世说・规箴》:“此事定须霞思云想,刻意经营,奈何颓唐落墨,便布人间?”
刻骨仇恨
成语解释: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刻苦钻研
成语解释:刻苦:下苦功。
下苦功,深入研究。成语出处:《祖冲之》:“敢于推翻前人的错结论,表现了古今杰出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刻画无盐
成语解释:古代传说中的丑女。精细地描绘无盐;把丑妇当作美人。
成语出处:《晋书・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铭刻心骨
成语解释:比喻感念极深,永远不忘。
成语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刻木为鹄
成语解释: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成语出处:明・郑瑗《井观琐言》第一卷:“扬氏《法言》、王氏《中说》,所谓刻木为鹄者也。”
刻船求剑
成语解释: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
刻画入微
成语解释:微:细小。
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胡雪岩又有意刻画入微,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
刻鹄不成
成语解释:刻:刻画;鹄:天鹅。
刻画天鹅不像倒像鸭子。比喻模仿失败,劝诫人不要好高骛远。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择浅近者读之,还是刻鹄不成类鹜之意。”
刻骨镂心
成语解释: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成语出处:孙犁《秀露集・戏的梦》:“我见到和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种现实,另一种生活。”
刻鹄类鹜
成语解释: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鸭子。
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丹楹刻桷
成语解释: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
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又《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刻其桷,皆非礼也。”
刻骨崩心
成语解释:谓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北史・隋越王侗传》:“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自容。”
磨砥刻厉
成语解释: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成斋记》:“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久而后有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