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成语(共134个)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成语解释:阔:宽广。
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成语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三寸鸟,七寸嘴
成语解释: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蜚鸟尽,良弓藏
成语解释:藏:收藏。
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成语解释:鸟儿在南山,却到北山去张网捕捉。比喻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成语解释:鸠:斑鸠;憎:憎恨。
鹰变化为斑鸠,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鸟得弓藏
成语解释:见“鸟尽弓藏”。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洺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木干鸟栖
成语解释: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
成语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木干鸟栖,袒肉暴骸。”
鸟钞求饱
成语解释:钞:强取,掠夺。
如同飞鸟掠夺食物一样求饱腹。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群小竞起,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鸟钞求饱,吞肌及骨。”
比翼鸟
成语解释: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枪打出头鸟
成语解释:出头鸟: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
比喻冒尖的人容易遭殃。成语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20章:“所以,武工队决定来个枪打‘出头鸟’,镇压了他。”
栖鸟于泉
成语解释:栖:栖息。
让鸟栖息在水里。比喻处理或用人不当。成语出处:《南史・吴庆之传》:“若欲见吏,则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
槛猿笼鸟
成语解释:槛:关野兽的笼子。
笼子里的猿猴和飞鸟。比喻受约束的人或物。成语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相公完偶》:“听他言词多慨慷,想他不甚提防,只是槛猿笼鸟难亲傍。”
龟文鸟迹
成语解释: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长颈鸟喙
成语解释:喙:鸟的嘴。
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鸟集鳞萃
成语解释:鳞:鱼;萃:聚集。
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得很多。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瓌货方至,鸟集鳞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