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的成语(共52个)
行行出状元
成语解释:状元;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唐、宋时称进士及第的第一名;元代称殿式第一等第一名。后比喻本行中成绩最好的人。每种职业都有杰出的人才。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玉抱肚・赠赵今燕》曲:“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
三朝元老
成语解释: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
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开国元老
成语解释: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
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成语出处:《北史・赵普传》:“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
一元复始
成语解释: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元方季方
成语解释:东汉陈实有子陈纪字符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意谓两人难分高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成语出处: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元元本本
成语解释: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
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成语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开国元勋
成语解释: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
连中三元
成语解释: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
元元之民
成语解释:众百姓;善良的百姓。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寿元无量
成语解释: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
祝人长寿的颂辞。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蒲元识水
成语解释:蒲元:人名。
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君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言杂八升。”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成语解释:寒食:清明节;元宵:元宵节。
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成语出处:元・白仁甫《梧桐雨》第一折:“寡人自从得了杨妃,真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
压倒元白
成语解释:元、白: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用来比喻作品胜过同时代有名的作家。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我今日压倒元白。”
返本还元
成语解释:犹言返本还源。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楔子:“那时着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直至人间点化柳翠,返本还元,同登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