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的成语(共89个)
桃李门墙
成语解释: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桃李之教
成语解释:指老师的教诲。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
人面桃花
成语解释: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成语出处:唐・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红柳绿
成语解释: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成语出处:元・贯云石《小梁州・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成语出处:清・伤时子《苍鹰击・割爱》:“敢道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芝兰其馨,金石其操,故是青楼贱质,红粉庸姿。”
柳绿桃红
成语解释:形容美丽的春景。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大劫牢》第四折:“试看这柳绿桃红……青山绿水,宝马香车,游人共喜。”
凡桃俗李
成语解释: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成语出处: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李白桃红
成语解释: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成语出处: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桃花人面
成语解释: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成语出处: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浓桃艳李
成语解释: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词媾》:“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桃羞杏让
成语解释: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桃腮柳眼
成语解释: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成语出处:朱自清《阿河》:“我再到韦君别墅的时候,水是绿绿的,桃腮柳眼,着意引人。”
桃花潭水
成语解释:比喻友情深厚。
成语出处: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代桃僵
成语解释:僵:枯死。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桃李争辉
成语解释:桃花与李花竞媚比妍。形容春日景色美不胜收。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