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的成语(共48个)
夙兴昧旦
成语解释:黎明即起。形容勤奋。
成语出处:《魏书・高祖纪》:“朕永鉴四方,求民不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
牝鸡司旦
成语解释:同“牝鸡司晨”。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高励传》:“数年以来,荒悖滋基,牝鸡司旦,昵近奸回。”
旦夕之费
成语解释:早晚的费用。指一天正常的日用花费。
成语出处:《南史・隐逸・陶潜传》: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枕戈达旦
成语解释:见“枕戈待旦”。
成语出处:清・张廷玉《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连宵达旦
成语解释:犹言通宵达旦。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闲,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达旦通宵
成语解释:参见[通宵达旦]。
旦暮入地
成语解释:旦:早晨。
暮:晚上。
地:地府。
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旦日日夕
成语解释:旦日:明天;日夕:晚上。
指明天晚上。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
旦暮之业
成语解释:指日常凡庸事务。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徐无鬼》: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庶人有旦暮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
旦种暮成
成语解释:比喻收效极快。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九:“旦树椒豆,暮成藿羹。心之所愿,志快意惬。”
舌端月旦
成语解释: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成语出处:宋・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里阳秋。”
申旦不寐
成语解释:古代以天干计时,申是十二支的第九位,约傍晚时分。旦,天亮。全句是说从黄昏时分,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觉。
成语出处:楚辞宋玉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文选潘岳西征赋:“夜申旦而不寐。”
史争旦夕
成语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
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成语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