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崩的成语

崩的成语(共55个)

  • 川竭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成语解释: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 地陷

    shān bēng dì xiàn

    成语解释:亦作“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 地塌

    tiān bēng dì tā

    成语解释: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示例〗忽听得轰的一声,犹如天崩地塌一般。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 地陷

    tiān bēng dì xiàn

    成语解释: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 玉山将

    yù shān jiāng bēng

    成语解释: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
    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山摧

    dì bēng shān cuī

    成语解释: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成语出处:唐・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 水竭

    shān bēng shuǐ jié

    成语解释:见“山崩川竭”。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成帝纪》:“蜀郡本汉所兴,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

  • 鱼烂

    tǔ bēng yú làn

    成语解释:土崩溃,鱼腐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

  • 钟应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成语解释: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 地塌

    shān bēng dì tā

    成语解释:见“山崩地陷”。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

  • 海沸山

    hǎi fèi shān bēng

    成语解释: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摇”。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 从恶若

    cóng è ruò bēng

    成语解释:见“从恶如崩”。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栋折

    cuī bēng dòng shé

    成语解释:喻大局崩溃。

    成语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张季直致北京电》:“况政府有榱崩栋折之忧,于两公有送袍推襟之素,其敢不罄所识虑,尽言于善人。”

  • 榱栋

    cuī dòng bēng shé

    成语解释:比喻大局崩溃。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今有巨厦,更历千岁,瓦墁毁坏,榱栋崩折,非不枵然大也,风雨猝集,则倾圮必矣。”

  • 触面

    chù miàn bēng xīn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