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的成语(共55个)
坐吃山崩
成语解释: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余,道不得坐吃山崩。”
从恶如崩
成语解释: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栋折榱崩
成语解释:榱:椽子。
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去。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
地坼天崩
成语解释:坼:开裂;崩:倒塌。
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遣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栋朽榱崩
成语解释:犹栋折榱崩。
成语出处:宋・陈郁《话腴》:“史舜元《哀王旦》一首云‘……昔闻陕右段忠烈,今见常山颜杲卿,栋朽榱崩人短气,平生况切同年羲。’”
刻骨崩心
成语解释:谓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北史・隋越王侗传》:“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自容。”
若崩厥角
成语解释: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成语出处:《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饮血崩心
成语解释:血泪满面,心为之碎。形容极度悲痛。
成语出处:明・陈子龙《兵垣奏议・募练水师疏》:“忽闻神京沦陷,先帝升遐,饮血崩心,呼号天地。”
山陵崩
成语解释:山陵:比喻尊高,指帝王;崩:倒塌,称皇帝死为崩。
比喻帝王的死亡。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五》:“一日山崩陵,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史记・赵世家》: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山以小陁而大崩
成语解释:陁:崩溃。
山因为有小的崩溃所以倾塌。比喻小漏洞不及时补救,就可能酿成大祸。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江河大溃从蚁穴,山以小陁而大崩。
山有朽壤而自崩
成语解释:朽:腐烂。
山有腐朽的土壤,不用外力挖掘,自然就会崩塌。比喻祸患是自己不防止小过失而千万的。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五》:山有朽壤而自崩。将若何,夫国主山川,故川涸山崩,君为之降服出次。
行善如登,行恶如崩
成语解释:比喻做好事就像登山一样困难,做干事就像山崩溃那样容易。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成语解释: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仍不改变脸色。形容人胆量很大,修养到家,所以临事能够镇定。
成语出处:苏洵心术论:“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山崩海啸
成语解释: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成语出处:宋・周密《癸辛宋识前集・炮祸》:“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以为急兵至矣。”
山崩地坼
成语解释:山岳崩塌,大地裂开。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
成语出处:《宋书・五行志》:“六月,寿春大雷震,山崩地坼,家人陷死,上庸郡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