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虫的成语

虫的成语(共59个)

  • 物必先腐而后生之

    wù bì xiān fǔ ér hòu chóng shēng zhī

    成语解释:腐:腐烂。
    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了寄生。比喻自己先有弱点而后为外物所侵害。

    成语出处:《荀子・功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宋・苏轼《论范增》: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 鸣螽跃

    chóng míng zhōng yuè

    成语解释:螽:螽斯,昆虫名。
    草虫鸣叫螽斯跳。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 疑冰

    xià chóng yí bīng

    成语解释: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语冰

    xià chóng yǔ bīng

    成语解释: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肉腐出

    ròu fǔ chū chóng

    成语解释:肉腐烂了,就会生出蛆虫。比喻事物本身不健全,祸患自然就发生。也比喻国家不安定,外侮就会乘虚而入。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 虎豹狼

    hǔ bào láng chóng

    成语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吓得磕头礼拜。”

  • 鱼之学

    chóng yù zhī xué

    成语解释: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成语出处: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 书鸟篆

    chóng shū niǎo zhuàn

    成语解释:书:字体。
    字体像鸟虫。借指外国文字。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0回:“巡捕传进一个洋式片子来,上面写着虫书鸟篆,说有位洋老爷拜会大人。”

  • 小事

    diāo chóng xiǎo shì

    成语解释:犹言雕虫小技。

    成语出处: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往往归咎于稹。尝以为雕虫小事,不足以自明。”

  • 薄技

    diāo chóng báo jì

    成语解释:犹言雕虫小技。

    成语出处:清・陈维崧《满庭芳・赠表兄万大士》词:“少日亲情,两家中表,羊车竞戏阶前,雕虫薄技,里塾又随肩。”

  • 末技

    diāo chóng mò jì

    成语解释:亦作“雕虫末伎”。犹言雕虫小技。

    成语出处:清・纳兰性德《赋论》:“即诗赋一道,犹可以见贤人君子之用心,若遂薄之为雕虫末技,吾未见扬雄之《法言》、《太玄》可直驾《离骚》而上之。”

  • 小巧

    diāo chóng xiǎo qiǎo

    成语解释:犹言雕虫小技。

    成语出处: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张祜》:“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

  • 刻篆

    diāo chóng kè zhuàn

    成语解释:见“雕虫篆刻”。

    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尽清闲。”

  • 忘辛

    liǎo chóng wàng xīn

    成语解释:吃惯了蓼(一种有辣味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

    成语出处:《文选・王粲(七哀)》:“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咨。”晋・左思《魏都赋》“习蓼虫之辛,玩进退之维谷。”

  • 鸟迹

    niǎo jì chóng sī

    成语解释: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成语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养娘真信人也,多劳,可怜他把鸟迹虫丝收护的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