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的成语(共28个)
穿杨贯虱
成语解释:穿:穿透;贯:穿过。
射穿杨柳叶和虱子。形容技艺高超,功夫深厚。成语出处: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
穿杨百步
成语解释:同“百步穿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杆箭,煮不熟饭锅。
”。杨柳宫眉
成语解释: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成语出处: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章台杨柳
成语解释:比喻窈窕美丽的女子。
成语出处: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百发穿杨
成语解释:源见“百步穿杨”。形容射术高超。亦戏称中选为婿。唐 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
白羽风驰碎锦毛,青娥怨处嫣然笑。”。东门之杨
成语解释: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东门之杨,刺时也。
”或亦指男女相期而不遇之诗。首章二句为:“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牂牂:ㄗㄤ ㄗㄤ枝叶茂盛的样子。成语出处:诗经陈风
贯虱穿杨
成语解释:能射中小小的虱子,能穿过杨树叶子。形容箭术高超。
荆笔杨板
成语解释:荆:晋惠帝时权臣楚王司马玮;杨:晋惠帝时权臣杨骏;板:诏书。
形容权臣专权用事。成语出处:《晋书・五行志中》:“二月末,三月初,荆笔杨板行诏书。”
王杨卢骆
成语解释:指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文学革新有贡献。
成语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杨生黄雀
成语解释:见“杨雀衔环”。
成语出处:五代・李瀚《蒙求》诗:“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杨雀衔环
成语解释: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成语出处: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
杨柳细腰
成语解释:像杨柳枝般纤弱婀娜的细腰。形容女子的娇柔美丽。又作“柳腰”。
成语出处:济公全传第六回:“原来是一位千娇百媚的女子,果然芙蓉白面,杨柳细腰。”
杨雀啣环
成语解释:以之为报恩典实。
成语出处: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