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成语(共31个)
白商素节
成语解释:白商:按五色分秋属白,按五音分秋属商,故称秋天为白商;素节:节气。
指秋天的季节。成语出处:晋・张协《七命》:若乃白商素节,月既授衣,天凝地闭,风厉霜飞,柔条夕劲,密叶晨稀,将固气以效杀,临金郊而讲师。
从长商议
成语解释:犹言从长计议。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六八回:“[苏定]也道:‘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多谋,不可轻敌,只宜退守;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
兄弟参商
成语解释:参商:参星与商星,两星不同时在天空出现。
比喻兄弟之间有隔阂、不和睦。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富商蓄贾
成语解释:同“富商大贾”。
成语出处:《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余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通商惠工
成语解释: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
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豪商巨贾
成语解释:指大商人。
成语出处:元《宋史・食货志下五》:“由是虚估之利皆入豪商巨贾。”
士农工商
成语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成语出处:《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动如参商
成语解释:参、商:星名。
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如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成语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富商大贾
成语解释:亦作“富商巨贾”。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诸侯于京师。”
富商巨贾
成语解释:见“富商大贾”。
成语出处: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万民疏》:“闽人多富商巨贾……往往拥有百万,羁栖海外,十无一还。”
共商国是
成语解释: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
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含商咀征
成语解释:亦作“含宫咀征”。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
含商咀徵
成语解释:“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
鸿商富贾
成语解释:豪富的商人。
叩角商歌
成语解释:叩:敲击;商歌:悲凉的歌。
敲打牛角唱低沉的歌。比喻用言语和歌声迎合人意。成语出处:《琴操》:“宁戚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齐桓公闻之,举以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