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拒的成语

拒的成语(共22个)

  • 来者不

    lái zhě bù jù

    成语解释: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 谏饰非

    jù jiàn shì fēi

    成语解释:谏:劝告;饰:遮掩;遮盖;非:错误。
    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 饰非

    shì fēi jù jiàn

    成语解释: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
    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成语出处:《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 来者勿

    lái zhě wù jù

    成语解释:见“来者不拒”。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隐公二年》:“公令戎于潜。”汉・何休注:“来者勿拒,去者勿追。”

  • 之门外

    jù zhī mén wài

    成语解释:拒:拒绝。
    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3章:“看来贾老师念过去的一面交情,还不准备把他拒之门外。”

  • 虫臂

    chóng bì jù zhé

    成语解释:拒:抵抗;辙:车轮痕迹,指车。
    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

    成语出处: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虫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

  • 投梭之

    tóu suō zhī jù

    成语解释:见“投梭折齿”。

    成语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 人于千里之外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 深闭固

    shēn bì gù jù

    成语解释: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清・魏源《拟进呈序》:“以金匮石室进呈乙览之书而视同阴谋,深闭固拒。”

  • 虎进狼

    jù hǔ jìn láng

    成语解释: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

  • 人千里

    jù rén qiān lǐ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坦白从宽,抗从严

    tǎn bái cóng kuān , kàng jù cóng yán

    成语解释:坦白:无隐瞒。
    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会得到严肃处理。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前门虎,后门进狼

    qián mén jù hǔ , hòu mén jìn láng

    成语解释: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成语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 智足以谏,言足以饰非

    zhì zú yǐ jù jiàn , yá zú yǐ shì fēi

    成语解释:智:智谋,指巧诈,诡辩;谏:规劝。
    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 不可抗

    bù kě kàng jù

    成语解释:不能抵抗并拒绝。

    成语出处: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