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缺的成语

缺的成语(共54个)

  • 抱残守

    bà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残:残缺;不完整。
    缺:残破。
    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成语出处:东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 花残月

    huā cán yuè quē

    成语解释: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斟,莫待他花残月缺。”

  • 勿滥

    nìng quē wù làn

    成语解释:滥:不加选择,过度,过多。
    宁可少些,不要不顾质量地求多。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 乌沉

    tù quē wū chén

    成语解释:犹兔走乌飞。

    成语出处: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沉欲半年。”

  • 完美无

    wán měi wú quē

    成语解释: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完美:完整;完善。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 破斧

    pò fǔ quē zhōu

    成语解释:《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 衣少食

    quē yī shǎo shí

    成语解释: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 难圆

    yuè quē nán yuán

    成语解释:比喻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挽回。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7回:“你若不还我宝珠,我便放金蛟剪,那时月缺难圆。”

  • 金瓯无

    jīn ōu wú quē

    成语解释: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
    比喻国土完整。

    成语出处: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

  • 峣峣易

    yáo yáo yì quē

    成语解释:峣峣:高直的样子;缺:损坏。
    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

    成语出处:《后汉书・黄琼传》:“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 花残

    yuè quē huā cán

    成语解释:缺:少。
    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

    成语出处:唐・温庭筠《金荃集・和友人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 不全

    cán quē bù quán

    成语解释:残缺:缺少一部分;不完整。
    残余短缺不完全。形容物体经过破坏;变得不完整了。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 月再圆

    quē yuè zài yuán

    成语解释: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一折:“他既断弦再续,俺也缺月再圆。”

  • 毋滥

    nìng quē wù làn

    成语解释:宁:宁可;缺:缺少;毋:通“勿”;不要;滥:过多。
    宁可空缺一些;也决不降低要求。也作“宁缺勿滥”。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即令宁缺勿滥,这开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开封首县,却是断缺不得的。”

  • 有间

    shū quē yǒu jiàn

    成语解释: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