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缺的成语

缺的成语(共54个)

  • 重圆

    yuè quē chóng yuán

    成语解释:月亮缺损后重新圆满。比喻决裂的关系又得到挽救。

  • 不可

    bù kě quē shǎo

    成语解释:必不可少的。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这些,造成了和造成着为中国最后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

  • 心眼儿

    quē xīn yǎn ér

    成语解释:缺乏心计或机智,尤指智力发育不健全。

    成语出处: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她那份逞能劲儿,也常常做出缺心眼儿的事体来。”

  • 一不可

    quē yī bù kě

    成语解释:少一样也不行。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 保残守

    bǎ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成语出处:《汉书・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 补残守

    bǔ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
    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形容思想保守。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于国家大事,则幽冥莫知其原,然犹补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

  • 唾壶击

    tuò hú jī quē

    成语解释: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 完好无

    wán hǎo wú quē

    成语解释:完:完整。
    完完整整,没有欠缺。

    成语出处:毛泽东《质问国民党》:“难道在你们看来,一切这些反革命的东西,都是完好无缺,十全十美,惟独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破产’干净了的吗?”

  • 短斤

    duǎn jīn quē liǎng

    成语解释: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 吃少穿

    quē chī xhǎo chuān

    成语解释:指衣食困乏。亦作“缺吃短穿”。

  • 吃短穿

    quē chī duǎn chuān

    成语解释: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赤贫户缺吃短穿,多分粮食和衣裳,还得分劈硬实的牲口。”

  • 心少肺

    quē xīn shǎo fèi

    成语解释:心:心眼。
    缺少智谋。

  • 斤短两

    quē jīn duǎn liǎng

    成语解释: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成语出处:王朔《我是你爸爸》:“人家来转转,你们就吆喝着非拉着人家买,人家真买了就缺斤短两坑人家。”

  • 三短四

    quē sān duǎn sì

    成语解释:形容物品残缺不全。

  • 少吃穿

    shǎo chī quē chuān

    成语解释: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成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五回:“因此一个人养活一个人,年年还是少吃缺穿。”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