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的成语(共43个)
杜渐除微
成语解释:同“杜渐防萌”。
成语出处:《宋书・彭城王义康传》:“杜渐除微,古今所务,况祸机骤发,庸可忽乎。”
慎防杜渐
成语解释:慎:谨慎;防:提防,防止;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芽时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成语出处:《明史・王邦瑞传》:“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
杜门塞窦
成语解释:窦:孔、洞。
关上门,堵塞漏洞。指断绝一切通道。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入夜,杜门塞窦,唯恐其亡。
杜鹃啼血
成语解释: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门面壁
成语解释:谓闭门修养。
成语出处:宋・苏轼《答王幼安宣德启》:“杜门面壁,观六十年之非。”又《答廖明略》之二:“衰陋之甚,惟有归田,杜门面壁,更无余事。”
杜邮之戮
成语解释: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
指忠臣无辜被杀。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杜口绝言
成语解释:犹言杜口无言。
成语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杜弊清源
成语解释: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于各口加倍严查,终期杜弊清源。”
杜门绝客
成语解释:同“杜门谢客”。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杜默为诗
成语解释:杜:杜撰、臆造。
杜默:指孤陋寡闻。
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杜口木舌
成语解释: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
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杖杜弄麞
成语解释:指人借读别字。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