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热搜成语
  4. 人民的成语

关于人民的成语(共0个)

  • 愚弄人民

    yú nòng rén mín

    成语解释:欺骗捉弄老百姓。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

  • 人民城郭

    rén mín chéng guō

    成语解释:城郭:城墙。
    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成语出处: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 勿剪之欢

    wù jiǎn zhī huān

    成语解释:本指周朝人民思慕如公奭的德行,互相勉励,不要剪伐召公曾在下面休憩过的甘棠树。后用来比喻不遗弃友人的遗物。

    成语出处: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陕流勿剪之欢,来仕允克施之誉。

  • 一民同俗

    yī mín tóng sú

    成语解释: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成语出处:语出《晏子春秋・问上十八》:“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 急征暴赋

    jí zhēng bào fù

    成语解释:急迫、暴虐的搜刮人民的财税。形容征税苛重。又作“急征暴赋”。与“横征暴敛”义同。

    成语出处:错论贵粟疏:“急征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 师老民疲

    shī lǎo mín pí

    成语解释:师:军队;老:衰竭;民:民众;疲:疲乏。
    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后晋纪二》:“杨光远攻广晋,岁余不下,帝以师老民疲,遣内职硃宪。”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北狄则弓硬马肥,转难擒制,中国则民疲师老,应误指挥。

  • 尸位病民

    shī wèi bìng mín

    成语解释:尸位:居位而不做事。
    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使人民受到损害。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 亿兆一心

    yì zhào yī xīn

    成语解释:全国人民一条心。

    成语出处:毛泽东《祭文・祭黄帝陵》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 知生之民

    zhī shēng zhī mín

    成语解释:知生:求生存。
    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的远古人民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

  • 子女金帛

    zǐ nǚ jīn bó

    成语解释:子女:指年轻的男女奴婢。
    人民和财物。也泛指财物、财产。

    成语出处:元《宋史・岳飞传》:“金贼所爱,惟子女金帛,志已骄惰。”

  • 与民同忧

    yǔ mín tóng yōu

    成语解释:忧:忧患。
    人民共忧患。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

  • 于家为国

    yú jiā wéi guó

    成语解释:为国家为人民

    成语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结勾他邦,可甚于家为国。”

  • 忧民忧国

    yōu mín yōu guó

    成语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成语出处:唐・贯休《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其二:似圣悲增道不穷,忧民忧国契尧聪。

  • 野荒民散

    yě huāng mín sàn

    成语解释:野:田地。
    田地荒芜,人民离散。常指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

    成语出处:《周礼・夏官・大司马》: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

  • 修己安人

    xiū jǐ ān rén

    成语解释:修己:修身。
    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