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热搜成语
  4. 引申的成语

关于引申的成语(共0个)

  • 引申触类

    yǐn shēn chù lèi

    成语解释:见“引伸触类”。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 复宗灭祀

    fù zōng miè sì

    成语解释:宗:祖庙。
    祀:祭祀。
    复宗:推翻祖庙。
    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
    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复宗绝嗣”。

  • 志枭逆虏

    zhì xiāo nì lǔ

    成语解释:袅:悬头示众,引申为消灭;逆虏:敌人。
    指立志消灭敌人。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八荒九垓

    bā huāng jiǔ gāi

    成语解释:荒:荒远之地。
    八荒,遥远无人迹之处。九垓,九州之地。引申为天下各地。

    成语出处: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志,并吞八荒之心。”左丘明・国语周语:“天子之田九垓。”

  • 引而申之

    yǐn ér shēn zhī

    成语解释: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

    成语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引而申之,以究万原。”

  • 无衣无褐

    wú yī wú hè

    成语解释:褐:本指粗毛布,引申为粗布衣服。
    没有御寒的衣服。形容生活贫困艰辛。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 止循资序

    zhǐ xún zī xù

    成语解释:止:只,仅;循:顺着,引申为沿袭,依照;资序:论资排辈。
    指只靠资历。

    成语出处:清・陈忱《续资治通鉴》第五卷:“若专引知识,则嫌于私;若止循资序,未必皆才。”

  • 溢于文辞

    yì yú wén cí

    成语解释: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过、超出。
    指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思想情感通过文辞充分显露出来,甚至超过了文辞本身。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方今公孙丞相……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辩知闳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 溢于言外

    yì yú yán wài

    成语解释: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
    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成语出处:叶圣陶《倪焕之》:“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 直壮曲老

    zhí zhuàng qū lǎo

    成语解释:老:引申为衰,气馁。
    理直气壮,理曲气馁。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之乎?”

  • 物类相感

    wù lèi xiāng gǎn

    成语解释:同类之物互相感应。如水就湿,火就燥等。引申比喻同类的人也能互相感通。与“同气相求”、“同恶相求”、“同声相应”、“物以类聚”义近。

    成语出处: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孔安国孝经序:“物之相感,有自然者。”

  • 一言以蔽

    yī yán yǐ bì

    成语解释:蔽:掩覆,引申为概括。
    用一句话来概括。

    成语出处:唐・刘子玄《论史上萧至忠书》:“凡此不可,其流实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

  • 一丝不走

    yī sī bù zǒu

    成语解释:丝:蚕丝,引申为微小。
    一点也不走样。形容十分精确,与原样完全相合。

    成语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原板初印,福气一丝不走,其非翻刻赝本,盖可知也。

  • 女生外向

    nǚ shēng wài xiàng

    成语解释:向:朝着,引申为偏爱。
    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男生内向,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

  • 多姿多采

    duō zī duō cǎi

    成语解释:原指姿态多样而富有风采。后引申为内容丰富,变化多端而迷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