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热搜成语
  4. 方法的成语

关于方法的成语(共0个)

  • 以聋辨声

    yǐ lóng biàn shēng

    成语解释:用聋的耳朵辨别声音。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 师其故智

    shī qí gù zhì

    成语解释:效法前人的计谋或沿用自己以前用过的老方法。与“重施故技”义近。

    成语出处:史记韩世家:“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

  • 以剑补履

    yǐ jiàn bǔ lǚ

    成语解释:用宝剑来补鞋子。指所用的方法、措施无法解决问题。比喻运用不当。

    成语出处:唐・李观《上陆相公书》:诚用之未当,令骥捕鼠,则何由得也;以剑补履,则无由克也。

  • 以煎止燔

    yǐ jiān zhǐ fán

    成语解释:用加热来制止燃烧。比喻处理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已成之势。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汉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 三折之肱

    sān zhé zhī gōng

    成语解释:肱:胳膊。
    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国之主,若主上病愈,老爷江山有分,我辈皆臣子也,礼当拜请。”

  • 异涂同归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儒》:“圣人异涂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 无般不识

    wú bān bù shí

    成语解释:犹百般,用尽方法

  • 不得其法

    bù dé qí fǎ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不懂得方法,往往事倍功半。与“不得要领”义近。

  • 拥篲救火

    yōng huǐ jiù huǒ

    成语解释:谓方法不当,事必不成。

  • 应病与药

    yìng bìng yǔ yào

    成语解释:对症下药。佛教徒用以比喻采取种种方法相机说教。

    成语出处:《维摩经・佛国品》:应病与药,令得服从。

  • 因利制权

    yīn lì zhì quán

    成语解释:因:依据,凭借;权:权变。
    因时因事而异而变通方法。指依据利害得失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成语出处:《孙子・计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 因人而施

    yīn rén ér shī

    成语解释:指按照各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区别对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倪二素日虽然是泼皮,却也因人而施,颇有义侠之名。

  • 消极怠工

    xiāo jí dài gōng

    成语解释: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五)消极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不做工作。”

  • 细雨和风

    xì yǔ hé fēng

    成语解释: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
    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前蜀・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诗:“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 无为之治

    wú wéi zhī zhì

    成语解释: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