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坏人的成语(共0个)
坏人心术
成语解释: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成语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安东守约问八条(其一)》:“若真能学者,如明镜在悬,凡物之来,妍媸立辨,岂为彼物所移,何能坏人心术?”
坏人坏事
成语解释: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严如鈇钺
成语解释:鈇:铡刀;钺:古兵器;鈇钺:指刑戮之具。
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成语出处:明・吴廷翰《贞烈门坊记》:至有若五代之冯道者,历事数君,靦颜就列,使青史诛之,严如鈇钺。
继粮藉寇
成语解释:继:资助;藉:同“借”;寇:贼寇。
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成语出处:《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继盗粮,借贼兵也。”
以儆傚尤
成语解释:儆:警戒;傚尤:效仿过错。
指处理一个坏人,用来警告那些学著做坏事的人。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傚尤,其亦将有咎!”
严于鈇钺
成语解释:鈇:铡刀;钺:古兵器;鈇钺:指刑戮之具。
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成语出处:明・吴廷翰《贞烈门坊记》:至有若五代之冯道者,历事数君,靦颜就列,使青史诛之,严如鈇钺。
幺么小丑
成语解释: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新民说・论尚武》:“然极韩、岳、张、吴诸武臣之力,卒不能制幺么小丑兀术之横行。”
瘈狗噬人
成语解释:瘈:疯狂,特指犬发狂;噬:指疯狗咬人。
比喻坏人非常疯狂,肆意闹事、破坏。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吴方无道,国无道,必弃疾于人。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往也,长木之毙,无不漂也;国狗之瘈,无不噬也。而况大国乎?”
抑恶扬善
成语解释:抑:遏制。
压制坏人坏事,宣扬好人好事。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起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作怪兴妖
成语解释: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无事生非,制造事端。
成语出处:清・张岱《答袁萚庵》:“今人于开场一出,便欲异人,乃装神作鬼,作怪兴妖。”
引盗入闼
成语解释:闼:门。
把小偷引到屋里。比喻把坏人引入内部。成语出处:清・陈士芑《甲辰二十八初度自述一百韵》:边邻四面皆楚歌,引盗入闼谁实使?
阴灵不散
成语解释:阴灵:日的灵魂。
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作用。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9回:“想是他的阴灵不散,你们到前厅烧张纸儿。”
引贼入家
成语解释:把小偷引到家里。比喻把敌对分子或坏人引入内部。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书》: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
幺麽小卒
成语解释:幺麽:微小。
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成语出处:汉・班固《王命论》:又况幺麽不及数子,而欲暗干天位者也。
养痈自祸
成语解释:痈:毒疮。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祸害。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成语出处:《后汉书・冯衍传》李贤注引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养痈长疽,自生祸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