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的成语(共0个)
延揽人才
成语解释:聘请招揽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后汉书邓禹传:“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词人才子
成语解释:词人:同“辞人”,工于文辞的人;才子:富有文才的人。
泛指有才华的文人。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
埋没人才
成语解释:不重视有才能的人,让其不能发挥作用。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4回:“如此佳人,当日把他误作男装,若非孤家看出,岂非埋没人才。”
人才难得
成语解释:难:困难,不容易。
得:获得。
有才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成语出处:宋・苏轼《谢宣召入院状》:“首择辅臣,次求法从,知人才之难得,采虚名而用。”
佳人才子
成语解释: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成语出处:宋・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依。”
人才辈出
成语解释: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
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一表人才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相貌;仪表都很出色。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人才出众
成语解释: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人才济济
成语解释: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
济济:众多的样子。
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不弃葑菲
成语解释:葑,蔓菁。菲,诸葛菜。二者同为贱菜,根茎皆可食,但根部比较不好吃,多被丢弃。全句是说不要因根部不好,原本用来比喻不要因为妻子色衰就忽略了她的其他优点。现在则用来比喻勿因一个人才能低劣而弃之不用。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下体,指根部。
上驷之才
成语解释:驷:原指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泛指良马。
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才。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传》:今以君下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
为官择人
成语解释:从工作的需要出发设立机构,挑选人才。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足下任此,岂可不远览载籍废兴之由,荣辱之机,弃忘旧恶,宽和群司,审量五材,为官择人?
无佛称尊
成语解释:在没有佛的地方,自尊自大。用来比喻在没有人才的地方逞强。
成语出处:黄庭坚山谷题跋跋东坡书寒食诗:“使苏子瞻见此,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招贤礼士
成语解释: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成语出处:宋・陈亮《酌古论・曹公》:“……光辅汉帝,招贤礼士,修明庶政,以宰天下。”
治国之器
成语解释:治国的人才。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赏誉篇:“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