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热搜成语
  4. 灾祸的成语

关于灾祸的成语(共0个)

  • 自遗伊戚

    zì yí yī qī

    成语解释:伊:是,此;戚:忧患。
    比喻自寻烦恼,自招灾祸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遗伊戚,可无庸诉也。”

  • 祸乱滔天

    huò luàn tāo tiān

    成语解释: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晋书・惠帝纪》:“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废重宫,宗庙纪绝。”

  • 一夕数惊

    yí xì shuò jīng

    成语解释:形容灾祸频仍,一个晚上受到多次的惊吓。
    数:(ㄕㄨㄛˋ)多次。

  • 市怨结祸

    shì yuàn jié huò

    成语解释:市:买,换取;祸:灾祸
    换取怨恨,结下祸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己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 自作之孽

    zì zuò zhī niè

    成语解释:孽:罪恶,灾祸
    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4章:“与卖国者言救国,与毁法者言护法……尽王揖唐等自作之草,如何与彼谈判!”

  • 智贵免祸

    zhì guì miǎn huò

    成语解释:智:智慧。
    人的聪明智慧,正当使用,可以使他避免灾祸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刘封传》:夫智贵免祸,明尚夙达,仆揆汉中王虑定于内疑生于外矣;虑定则心固,疑生则心惧,乱祸之兴作,未曾不由废立之间也。

  • 羽蹈烈火

    yǔ dǎo liè huǒ

    成语解释:羽:鸟。
    鸟去踏灭烈火。比喻不自量力而自取灾祸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若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绕沸,若羽蹈烈火,入则焦没耳。”

  • 阴雨晦冥

    yīn yǔ huì míng

    成语解释:晦冥:昏暗。
    阴雨连绵,天昏地暗。比喻灾祸不断。

    成语出处:《宣和遗事》楔子:“上下三千余年,兴废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

  • 虚船触舟

    xū chuán chù zhōu

    成语解释:虚:空;舟:船。
    比喻虚心可以远离灾祸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水》:“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

  • 毋望之祸

    wú wàng zhī huò

    成语解释: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 毋望之福

    wú wàng zhī fú

    成语解释: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 滔天大祸

    tāo tiān dà huò

    成语解释:滔天:漫天。
    形容遭到了极大的灾祸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五回:白玉堂年幼无知,惹下滔天大祸,致干圣怒,理应罪民寻找擒拿到案。任凭圣上天恩,相爷的垂照。

  • 贪饵丧生

    tān ěr sàng shēng

    成语解释:指鱼类因贪图饵食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孔丛子・抗志第十》: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以死禄也。

  • 人离家散

    rén lí jiā sàn

    成语解释:一家人东离西散,无法在一起安生度日。比喻遇到了灾祸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这三街四巷,凭他是谁,若得罪了醉金刚倪二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

  • 利深祸速

    lì shēn huò sù

    成语解释: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成语出处:《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