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体的成语(共0个)
隐占身体
成语解释:隐藏、掩护自己真面目的意思。
身体发肤
成语解释: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成语出处:《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切身体会
成语解释:指自身遇到的经验。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
身体力行
成语解释: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力行近乎仁。”
事烦食少
成语解释:每日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可吃饭很少。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不坏金刚
成语解释:金刚,比喻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形容像金刚一样的坚固,不被外在的事物所破坏。
金刚不坏之身:比喻身体强健硬朗。成语出处:二教论下:“谓不坏金刚者,总叹诸尊常住耳。” 《大宝积经》卷五二:“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涅槃经》卷三:“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事重身衰
成语解释:担负重任而身体衰弱。形容力不胜任。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因年景渐老,事重身衰,又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
不赀之躯
成语解释:赀:估量。
指不能以资财估价的身体。极言人之高贵。成语出处:《汉书・盖宽饶传》:用不赀之躯,临不测之险。
完体将军
成语解释:完:完整;体:身体。
身体完整的将军。意为仅能保全自己的躯体而已。代指平庸无能的人。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他去那丽春园纳了那颗争锋印,你休闹波完体将军!
瘦骨穷骸
成语解释:骸:身体。
形容年老瘦弱的身躯。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弹词》:“马嵬坡血污了天姿国色,江南路哭杀了瘦骨穷骸。”
治气养生
成语解释:治气:修养气度。
指修养精神,保养身体。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玉软香温
成语解释:软:柔和;香、玉:女子的代称;温:温和。
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成语出处:元・李文蔚《燕青搏鱼》第二折:穿着些素淡衣服越风韵,兀的不是天生成玉软香温。
形骸之外
成语解释:形骸:身体;之外:意思是表现在外面,一看就看出来。
人外在的肉体形貌。指身体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则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
形槁心灰
成语解释:槁:枯干。
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今生已被虏,人被杀,儿孤妇寡,饥寒交迫,形槁心灰,虽生亦犹死也。”
心奓体泰
成语解释:奓:通“侈”,放逸;泰:安泰。
指养尊处优者心情放逸而身体舒泰。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泰,雅好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