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热搜成语
  4. 行动的成语

关于行动的成语(共0个)

  • 行动坐卧

    xíng dòng zuò wò

    成语解释: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52章:“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还不明白吗?”

  • 胡孙入袋

    hú sūn rù dài

    成语解释:胡孙:同“猢狲”,猴子。
    猴子进了口袋。比喻中计而行动失去自由。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梅圣俞诗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初受敕修《唐书》,语妻曰:‘吾之修书,可谓胡孙入布袋矣!’妻曰:‘君之仕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 赍盗以粮

    jī dào yǐ liáng

    成语解释:赍,拿东西送人。全句是说把粮食送给强盗。比喻帮助人做坏事,或作有利于敌人的行动。与“助桀为虐”义近。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篇:“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赍盗粮者也。”

  • 一哄而集

    yī hòng ér jí

    成语解释:哄:喧闹。
    一阵喧闹,人们都起来了。形容自发地行动起来。

  • 一轰而起

    yī hōng ér qǐ

    成语解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成语出处:梁斌《红旗谱》第二卷:“一轰而起,一轰而散,他逮不住领头人儿,看他有什么法子?”

  • 以虚带实

    yǐ xū dài shí

    成语解释:虚:指政治觉悟、理论;实:实际的计划和行动
    比喻用理论为指导以带动促进具体工作;用提高人的觉悟来促进具体工作的进展。

  • 不露形色

    bù lù xíng sè

    成语解释: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 指顾从容

    zhǐ gù cóng róng

    成语解释:指:手指;顾:眼看。
    动作和眼神十分沉着冷静。形容行动迅速而又从容。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 整冠纳履

    zhěng guàn nà lǚ

    成语解释: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成语出处: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跃马弯弓

    yuè mǎ wān gōng

    成语解释:〖释义〗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成语出处:唐・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 鹰派人物

    yīng pài rén wù

    成语解释:采取好战态度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比喻立场强硬,行动直接,且好战、勇猛。

    成语出处:陆天明《省委书记》:“贡开宸力排众议,已经任命鹰派人物马扬为大山子的第一把手。”

  • 因势而动

    yīn shì ér dòng

    成语解释:因:依据;势:趋势。
    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来行动

    成语出处:清・陈光宪《历代名将事略・先击》:如敌之强实强于我,我先攻其弱,无损其强,而力已疲矣。先强先弱,总在因势而动。

  • 因利制权

    yīn lì zhì quán

    成语解释:因:依据,凭借;权:权变。
    因时因事而异而变通方法。指依据利害得失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成语出处:《孙子・计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 言行相悖

    yán xíng xiāng bèi

    成语解释: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 言教身传

    yán jiào shēn chuán

    成语解释:既用言语来传授,又用行动来以身作则。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成语出处:李欣《老生常谈续编・再谈百年树人》:“不能以身作则,言教身传,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打算‘精选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