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到的成语(共0个)
以匡不逮
成语解释:匡:匡正;不逮:不及,考虑不周的地方。
达到改正不周全地方的目的。多用于请人提意见。成语出处:《后汉书・李充传》:幸托椒房,位列上将。幕府初开,欲辟天下奇伟,以匡不逮,惟诸君博求其器。
无从企及
成语解释:无从:没有门径;企及:盼望达到。
没有办法赶上。无斧凿痕
成语解释:斧、凿:木工用的斧头和凿子。
没有用斧头、凿子削刻的痕迹。比喻艺术品达到天然浑成的境界。成语出处: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一:观子美到州以后诗,简易纯熟,无斧凿痕,信是如弹丸矣。
以迂为直
成语解释:迂:曲折,绕远。
用迂回曲折的途径达到近直的目的。成语出处:《孙子・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致,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一蹴即至
成语解释:蹴:踏;至:达到。
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成语出处:宋・张载《李慎同治九年本张子全书序》:因文山而获见倭艮峰先生,得读所著为学大旨,始知圣人之道如日用饮食之不可一日或离,而从事之久,则趣益深,理益明,又不容以一蹴而至也。
一蹴而至
成语解释:蹴:踏;至:达到。
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成语出处:宋・张载《李慎同治九年本张子全书序》:因文山而获见倭艮峰先生,得读所著为学大旨,始知圣人之道如日用饮食之不可一日或离,而从事之久,则趣益深,理益明,又不容以一蹴而至也。
实至名随
成语解释: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随:跟随。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成语出处:清・查慎行《三叠前韵答程佐衡》:谈辞听奋发,仪度看修整;实至名斯随,有如灯取影。
史争旦夕
成语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
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成语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一发双贯
成语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成语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至人无亲
成语解释: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道德修养高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没有亲疏的差别。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运》:曰:‘请问至人。’庄子曰:‘至人无亲。’
至人无梦
成语解释: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
臻臻至至
成语解释:臻:达到。
形容热情周到。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三回:花荣夫妻几口儿,朝暮臻臻至至,供茶献酒供食,伏侍宋江。
臻微入妙
成语解释:形容诗文或书法的功力达到最微妙的佳境。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杨子建通神论序》:天下之学,要之有宗师,然后可臻微入妙。
因势乘便
成语解释:根据形势顺便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寻幽入微
成语解释:寻幽:探究深奥难明的事理。
入微:达到极其细致、深刻的地步。
形容对深奥的事理探求达到非常深刻的程度。成语出处:《北史・杨伯丑传》:“分析爻象,寻幽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