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锁名缰
- 拼音
- lì suǒ míng jiāng
- 注音
- ㄌㄧˋ ㄙㄨㄛˇ ㄇㄧㄥˊ ㄐㄧㄤ
- 情感
- 中性成语
- 繁体
- 利鎖名繮
- 近义词
- 名缰利锁
更新:2025-10-30 05:51
宋・方千里《庆春宫》词:“人生如寄,利锁名缰,何用萦萦?”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名利束缚人。
再休被利锁名缰相缠住。(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即“名缰利锁”。见“名缰利锁”条。
此处所列为“名缰利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名”是功名。“利”是利禄。“缰”是系马的绳子,用以控制马匹。“锁”则是安装在门户、箱柜等开合处,必须以钥匙或暗码打开的金属器具,引申有拘束、封闭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汲汲于名利,脑海里除了沽名钓誉、钻求利益,其他事情都毫不关心,就好像被无形的缰绳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锁链给绑住,不得自由。《汉书・卷一○○・叙传上》,叙述了桓谭欲向班嗣借书的事情。桓谭博学多闻,遍习五经,是一位儒者。班嗣虽然也学儒术,但更喜好黄老之学。有一次桓谭想向班嗣借黄老之书,班嗣知道了就回复说︰“黄老之学崇尚清虚无为,不受世俗所羁绊,与儒学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经习惯孔孟的仁义之道,被世俗名利的缰锁所束缚,敬服周公、孔子的遗范,推崇颜渊、闵子骞的德行,既然你眷恋不舍儒家的礼教,又何必让黄老之学困惑你呢?”在参考资料中,另有汉・东方朔〈与友人书〉,年代虽比所引典源为早,但因出处不明,故置于参考资料。后来“名缰利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因名利的羁绊而不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