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的意思解释
叹为观止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叹为观止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用于事情很容易做到。
叹为观止例子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叹为观止正音
“为”,读作“wéi”,不能读作“wèi”。
叹为观止辨形
“叹”,不能写作“探”。
叹为观止辨析
“叹为观止”与“十拿九稳”区别在于:“叹为观止”偏重于做起来极容易;“十拿九稳”偏重于做起来容易成功;把握性大。
叹为观止谜语
小偷的伎俩 (谜底: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故事
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来到鲁国,表示愿与鲁国结盟世代友好下去,鲁国用舞乐招待他。季札精通舞乐,一边观赏,一边品评,当演出《韶箭》舞时,季札便断定是最后一个节目,说就看到这里吧。鲁国人非常吃惊他能预知最后的节目。
叹为观止详细解释
叹为观止释义
春秋时,吴国季札在鲁国欣赏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叹,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其他的就不必看了。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后用“叹为观止”以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
叹为观止典源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札来聘,见叔孙穆子,说之。谓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择人。吾闻君子务在择人。吾子为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祸必及子!”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见舞[1]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2]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3]以加于此矣,[4]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叹为观止典故
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被邀请观赏周朝的音乐舞蹈,当乐工表演到舜时的乐舞〈韶箾〉时,他赞叹的说:“舞蹈中表现了舜完美、伟大的德性,就像天覆盖万物,地承载万物。即使有更伟大的风范,也无法超越了,看到这里就够了!如果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观赏了。”后来“叹为观止”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叹,通“叹”,称赞、赞美之意,所以“叹为观止”也作“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书证
- 01.清・王韬《淞隐漫录・卷八・海外壮游》:“诸女足蹑素履,舞时离地轻举,浑如千瓣白莲花摇动池面,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叹(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用法
语义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褒义。
类别用在“赞叹称奇”的表述上。
例句
①看到满山遍野的油桐花盛开,美不胜收,让人叹为观止。
②乡间那辽阔无际,一片鲜黄亮绿的油菜花田,让人叹为观止。
③经过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不禁叹为观止。
④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精彩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⑤一向酷好古代文明的老王,此次看到这么多的出土文物,不禁叹为观止,立刻埋首研究。
叹为观止翻译
- 英语 acclaim as the peak of perfection(acclaim as the acme of perfection)
- 日语 見たもの読んだものが最高(さいこう)にすばらしいと賛美(さんび)すること
- 法语 admirer,considérer comme le nec-plus-ultra de la perfection
- 德语 etwas (D) hǒchste Anerkennung zollen
- 俄语 восторгáться до крáйности
“叹为观止”的单字解释
- 【叹】tàn叹(嘆)tàn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叹气。叹息。悲叹。叹惋。长吁短叹。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叹赏。叹服。赞叹。叹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吟咏:咏叹。一唱三叹。笔…
- 【为】wéi为(爲)wéi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变成:成为。是:十两为一斤。治理,处理:为政。被:为天下笑。表示强调:大为…
- 【观】guān观(觀)guān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