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

一介不取

拼音
yī jiè bù qǔ
注音
ㄧ ㄐㄧㄝˋ ㄅㄨˋ ㄑㄩˇ
情感
褒义成语
近义词
临财不苟两袖清风
反义词
中饱私囊见利忘义贪得无厌贪污腐化

一介不取的意思解释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
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一介不取出处

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一介不取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一介不取例子

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一回)

一介不取详细解释

一介不取释义

一枝小草也不随便拿别人的。语本《孟子・万章上》。后用“一介不取”形容人的操守非常清廉。

一介不取典源

《孟子・万章上》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1]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注解

[1]介:野草,通“”(音jiè)。比喻极微贱的东西。

一介不取典故

有一次万章问孟子:“我听说伊尹曾经以宰割烹调的手艺来要求汤任用他,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没有。不是这样的。伊尹在莘国的郊野耕种,并且喜爱尧舜的道理。如果不合尧舜的义理,不合尧舜的正道,就是把天下当俸禄送给他,他也会弃之不顾。纵使拴住四千匹马放在面前,他也不会看一眼。只要是不合道义,即使一支小草,他也不会拿给别人或拿别人的。”后来“一介不取”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一介不以取诸人”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的操守非常清廉。

一介不取书证

  • 01.《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源)
  • 0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罗椿)清贫入骨,一介不取,颇有李方叔、谢无逸风味。”
  • 03.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九出:“母亲,吾岂不知一介不取,古人高义。前日因鱼梁监税,偶然觅得鲜蚶,聊以制鲊相遗,不谓反遭艴怒,是吾之过也。”
  • 04.《醉醒石》第一一回:“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便没有鬼神,也不可苟且,况是图财害人。”
  • 05.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一・槐西杂志一》:“(申谦居)天性和易,生平未尝有忤色,而孤高特立,一介不取,有古狷者风。”
  •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侣笙这个人,他穷到摆测字摊,还是一介不取的;他做起官来,也就可想了。所以虽然署过几个缺,仍是两袖清风。”

一介不取用法

语义形容人的操守非常清廉。

类别用在“廉洁无贪”的表述上。

例句

我终身为官,非我应有,一介不取

他是个一介不取的清官,深受民众的爱戴。

人穷志不穷,对于非分之财,我一介不取

他除了应得的东西,一介不取,是个清廉的君子。

他是个一介不取的人,把钱交给他保管,绝无问题。

“一介不取”的单字解释

  • 】yī
    一yī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纯;专:专一。一心一意。全;满:一生。一地水。相同:一样。颜色不一。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
  • 】jiè
    介jiè在两者中间:介于两者之间。介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向、方式等关系的词,如“从”、“向”、“在”、“以”、“对于”等)。介入。这样,这么:像煞有介事…
  • 】bù
    不bù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
  • 】qǔ
    取qǔ拿:索取。取书。取款。窃取。选择: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采用: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得到,招致:获取。取经。取偿。取悦。消去:取消。取缔。与予去存弃舍送笔…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