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Z
  5. zhuo

zhuo的成语(共381个)

  • 贼喊捉贼

    zéi hǎn zhuō zéi

    成语解释:做贼的叫喊捉贼。比喻转移目标;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

    成语出处: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贼喊捉贼,明明自己是匪,还扛着剿匪的旗号,到处剿匪。”

  • 轮扁斫轮

    lún biǎn zhuó lún

    成语解释: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
    指精湛的技艺。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 捕风捉影

    bǔ fēng zhuō yǐng

    成语解释: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 闭塞眼睛捉麻雀

    bì sè yǎn jīng zhuō má què

    成语解释: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成语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yī yǐn yī zhuó , mò fēi qián dìng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 zhuō zéi jiàn zāng , shā rén jiàn shāng

    成语解释:奸:通奸;赃:赃物。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成语解释: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 心劳日拙

    xīn láo rì zhuō

    成语解释:弄虚作假的人;用尽心机;百般掩饰;可是事情还是越来越不顺手。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成语出处:《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卓尔出群

    zhuó ěr chū qún

    成语解释:卓尔:特出的样子。
    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陈书・陆瑜传》:“晚生后学,匪无墙面,卓尔出群,斯人而已。”

  • 捉襟见肘

    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语解释: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 激浊扬清

    zhuó yáng qīng

    成语解释: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
    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成语出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 扬清激浊

    yáng qīng jī zhuó

    成语解释: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成语出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 拙口钝腮

    zhuō kǒu dùn sāi

    成语解释:比喻嘴笨,没有口才。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

  • 酌古御今

    zhuó gǔ yù jīn

    成语解释:谓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 辞巧理拙

    cí qiǎo lǐ zhuō

    成语解释:文辞虽然浮华,但不能阐明道理。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公孙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